在25/26赛季欧冠小组赛第二轮,一场充满戏剧性的比赛在摩纳哥的路易二世球场落下帷幕。曼城客场挑战摩纳哥,最终以2:2的比分握手言和。然而,这场平局对于身价是对手七倍之多的曼城来说,无疑是一场失利。他们两度领先,却又两次被顽强的摩纳哥扳平,更是在比赛的最后时刻,被一粒极具争议的点球无情地击碎了带走三分的希望。
挪威锋霸哈兰德本场比赛状态火热,如同天神下凡般梅开二度,但他个人的光芒却无法掩盖球队整体的低迷,也无法帮助球队从客场全身而退。而这场比赛的失利,矛头直指主教练瓜迪奥拉的战术安排以及替补登场的冈萨雷斯在关键时刻的糟糕表现。
瓜迪奥拉:重蹈覆辙的战术失误?
回顾这场比赛,曼城上下半场的表现判若两队。上半场,他们气势如虹,进攻端打得有声有色,牢牢掌控着比赛的主动权。哈兰德更是如有神助,头顶脚踢连下两城,帮助球队以2:1领先结束上半场。然而,下半场风云突变,仅仅领先一球的曼城突然失去了进攻的锐利,转而采取保守策略,在后场进行大量无效的倒脚传递,试图控制比赛节奏。然而,这种消极的比赛方式让球迷们感到昏昏欲睡,也为最后的崩盘埋下了隐患。
尤其是在冈萨雷斯替换罗德里上场后,曼城的整体传导体系似乎瞬间瓦解,中场控制力直线下降。最终,在比赛的第90分钟,摩纳哥抓住机会,凭借一粒点球完成了绝平。球场上,一支丧失了进攻勇气的球队,似乎注定无法赢得胜利。这一幕,不禁让人联想到此前英超联赛中,曼城在与阿森纳的强强对话中,被对手在第93分钟绝平的苦涩回忆。
展开剩余70%那场英超第五轮的比赛,曼城早早取得领先,但随后的比赛中,瓜迪奥拉的战术选择却让全世界球迷大跌眼镜。为了保住胜果,他竟然彻底放弃了球权和进攻机会,摆出了他曾经嗤之以鼻的“摆大巴”战术。然而,即使是5-5-0的极致防守阵型,也未能抵挡住阿森纳在补时阶段的疯狂反扑。瓜迪奥拉的保守战术不仅未能为曼城带来三分,反而沦为了足坛的笑柄。
哈兰德在赛后也表达了对球队表现的不满:“没能赢下比赛,感觉非常糟糕。下半场我们做了一些不必要的事情,我们的表现不够好,所以不配获胜。我们需要更多的能量,像上半场那样更多地投入进攻,更多地控制比赛。”
如今,无效的传控让人心生厌倦,唯唯诺诺的战术选择更令人不齿。瓜迪奥拉的保守策略,是否已经让曼城失去了原有的血性和竞争力?
冈萨雷斯:不堪重用的“罗德里接班人”?
如果说瓜迪奥拉的战术选择是曼城失利的宏观原因,那么冈萨雷斯在场上的表现,则是导致球队最终崩盘的直接导火索。英超被阿森纳绝平,欧冠被摩纳哥绝平,这两场比赛的失利,冈萨雷斯都难辞其咎。
在对阵阿森纳的比赛中,冈萨雷斯暴露的是技术上的短板,正是他一次拙劣的停球失误,导致阿森纳断球并发动反击,最终扳平比分。而在这场与摩纳哥的欧冠比赛中,冈萨雷斯暴露的则是球商不足的问题。先是在四防一的情况下,他愚蠢地拉倒对方球员,送给对手一个位置极佳的任意球机会。随后,又在禁区内防守时,无脑抬腿过高,做出了一个极其危险的动作,最终被判罚点球。
不得不说,冈萨雷斯似乎并不是曼城中场的正确选择,更无法胜任罗德里接班人的重任。他拥有188cm的身高,原本可以利用身体优势来弥补速度上的不足,然而,他的对抗能力却异常孱弱。这导致他在进攻端缺乏突破能力,在防守端又缺乏硬度。一个“慢”字,经常演化成低级失误和愚蠢的犯规。
曾经被曼城寄予厚望,视为罗德里接班人的冈萨雷斯,正在慢慢变成一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说他是水货,还远远不够;说他是核心,更是相去甚远。正是这种尴尬的定位,让曼城如鲠在喉,进退两难。
让他踢后腰,覆盖面积太小;让他踢前腰,进攻能力又过于薄弱。这或许也是巴塞罗那当初放弃冈萨雷斯的原因之一。那么,曼城还能给他多少机会和耐心?
如今,正在重建的曼城,不敢与强队打对攻,或许尚可理解。但如果连与一般对手放手一搏的勇气都没有,这样的瓜迪奥拉和他的曼城,还能留住多少球迷的心?
"
发布于:江西省可靠股票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